@KTzone » 日常 - 兩岸三地交流 » 緬甸告急 中國取態宜與國際一致


2007-9-26 09:55 LeoLeo仔
緬甸連日來爆發由僧侶帶頭的反政府示威遊行,規模之大,為1988年該國民主運動被鎮壓以來所僅見。由於緬甸軍政府揚言將採取行動,國際社會目前強烈關注的是,這次被稱為「番紅花革

  
命」的緬甸人民反政府示威,是否再次以流血衝突收場。對國際社會而言,當務之急,應該是以各種方式促使緬甸軍政府,避免流血悲劇重演。而與緬甸關係良好的中國,應該與國際社會保持一致,促請緬甸軍政府克制。

緬甸此次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導火線是當局在8月19日將石油價格提高一倍,這一決定,對已經深受貧窮與通脹之苦的緬甸人民來說,是雪上加霜。

1988年,當局類似的經濟失策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並迫使軍方讓步,舉行選舉。今次緬甸發生的反政府示威,民衆的訴求亦從最初的「要求民生物資價格合理化」,開始加入「與軍政府對話」及「釋放昂山素姬等政治犯」的內容,顯見已有升高之勢。

1988年,在昂山素姬領導的政黨獲勝後,軍政府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並將昂山素姬軟禁。對於過去45年來一直實行軍事統治的軍政府而言,任由目前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愈演愈烈,結果很可能是垮台,因此,軍政府極有可能再次走上鎮壓之路。現正召開的聯合國    大會,對緬甸局勢的發展表示了強烈關注,聯合國、美國    、歐盟    和東盟皆促請軍政府保持克制。

中國昨日針對緬甸局勢的最新發展表示,中國一向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政策,從而間接否認了勸阻緬甸軍政府不要鎮壓反政府示威的報道。但是,中國同時表示,相信軍政府和人民會妥善處理當前的問題,這符合緬甸本身及國際利益。這樣的言辭暗示着,中國希望看到軍政府能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中國在緬甸問題上的角色,多少類似其在北韓    問題的角色。但必須指出,儘管中國對緬甸軍政府有一些影響力,但在重大問題上,尤其是在內政問題上,緬甸軍政府根本不會聽中國的。實際上,中國曾嘗試在緬甸和西方國家之間扮演橋樑角色,例如今年6月,中國在北京    出面主持美國與緬甸官員的對話,但徒勞無功。儘管如此,中國處理緬甸問題,仍可參照處理北韓問題的經驗,即在不違背國策的情况下,盡量和國際社會保持一致。

如果中國能夠施加影響力,促使緬甸軍政府以和平方式回應民衆的訴求,國際社會應當對中國的努力表示讚賞;如果中國力有不逮,而緬甸軍政府又冒天下之大不韙,再次以鎮壓行動對付反政府示威,中國就應該與國際社會的大多數成員一樣,對緬甸軍政府嚴加譴責。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