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俄羅斯?何難以產生富豪作傢?這個原因不容忽視


2019-8-2 07:51 宅~有何不可
俄羅斯?何難以產生富豪作傢?這個原因不容忽視

原標題:俄羅斯?何難以產生富豪作傢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img]http://n.sinaimg.cn/news/crawl/136/w550h386/20190802/5b5a-iaqfzyw0516319.jpg" alt="普希金之傢(俄羅斯文學研究所與文學博物館)[/img]普希金之傢(俄羅斯文學研究所與文學博物館)
  文/孫越
  上世紀80年代,我在中國作傢協會工作時接待過一些蘇聯作傢。我問他們稿酬情況,他們的回答令我吃驚,因?他們的稿費比中國作傢高多瞭。蘇聯作傢的整體收入與西方作傢雖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但是就蘇聯物價與消費而言,算是相當可觀瞭。蘇聯作傢除靠寫作掙稿酬外,還享受政府專款建造的作傢俱樂部、免費別墅和食品特供等。從這個意義上說,蘇聯政府從物質上算對得起“靈魂工程師”瞭。
  蘇聯解體後,社會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對俄羅斯作傢的創作驟然陌生起來,出版與稿酬的事情就更是知之更少。俄羅斯國際作傢協會聯合會主席伊·別列維爾津前兩年來北京,他告訴我,1992年,俄羅斯開始實施私有化,大多數作傢的生活一落千丈。出版行業私有化後,以前的作傢俱樂部落在私人手裏,被商業化出租,食品特供早已取消,免費別墅成本逐年增高,除知名作傢外,其他作傢逐漸搬離別墅另尋住地。
  2005年,有兩位俄羅斯作傢首次登上美國《福佈斯》雜誌世界富人排行榜:一位是1956年出生的格魯吉亞裔俄羅斯作傢鮑裡斯·阿庫寧,他2004年半年的稿酬收入達200萬美元;另一位是1956年出生的莫斯科女作傢達利婭·頓佐娃,她同一時期的收入超過210萬美元。兩位作傢都是蘇聯解體後方大展才華,都靠偵探小說蜚聲文壇,儘管創作風格迥異。作傢的主要收入是稿酬,而稿酬取決於圖書印數。阿庫寧與莫斯科三傢出版社簽約,2010年之前僅一傢出版社的印數即超過700萬冊,其他兩傢的印數可想而知。頓佐娃的作品總髮行量超過7100萬冊。其他俄羅斯暢銷書作傢,如警官背景的偵探小說作傢瑪麗尼娜,同期作品總髮行量?1400萬~1700萬冊。另一位偵探小說作傢烏斯季諾娃作品發行量?2100萬冊。
  俄羅斯作傢的稿酬狀況在市場轉型期的今天隻是小露鋒芒,難以與歐美成熟的圖書出版市場相提並論。比如說,阿庫寧和頓佐娃的收入再怎麼火爆,也難敵《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後者的稿酬早就突破9500萬美元;要達到驚悚小說天王詹姆斯·帕特森的高度,更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俄羅斯作傢?何難以躋身世界富豪大作傢排行榜?我個人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俄羅斯目前尚不具備成就富豪作傢的經濟和社會條件。具體地說,是俄羅斯圖書市場與歐美國傢市場差異較大。最近十餘年,俄羅斯圖書定價偏低,無論紙版還是電子版的價格均不具備市場經濟的特點。書店每賣出一本書,似乎都與作者無關,即使有關,錢也少得可憐。我理解,俄羅斯圖書定價偏低的原因與國民收入整體低下相關,所以,書不漲價也有道理,因?即使勉強漲價,但讀者萎縮,印數下降,依舊不能拉動圖書市場,作傢的稿酬還是無法提高。目前,俄羅斯絕大多數圖書的印數都不高,2000~3000冊是平均值,出版社維持這個印數完全沒有利潤,可這些出版社仍在努力出書,主要就是?瞭摸索市場,探尋打造新品種的可能性。其次,俄羅斯盜版圖書猖獗,特別是互聯網電子書刊盜版率高達80%,使作傢蒙受瞭巨大損失。儘管俄羅斯早已出臺懲治盜版的法規,但是由於執法不力,極大損害瞭作傢權益和傷害瞭本應有序發展的圖書市場。
  俄羅斯作傢若想再度躋身《福佈斯》雜誌排行榜,還得瞄準世界圖書市場的發展方向。比如,俄羅斯作傢德米特裡·格魯霍夫斯基的《地鐵》三部曲,就譯成英語、德語和漢語等語種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還好,俄羅斯這樣的作傢正在逐步增多。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